page contents So-Klose® | The Leading Personal Introduction Agency and Executive Dating Site for Chinese Singles
Menu
Log in

SO KLOSE 緣來這麽近

Log in

News Clippings 息息相關

  • 22 Feb 2012 9:00 AM | Anonymous

    1000:876 港女争男争崩头

    http://news.sina.com   2012年02月22日 00:50   侨报


     港男女失衡情况恶化,每千女性只有八百七十六名男性。都市日报

      香港遍地黄金……剩女。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香港人口截至去年6月底有707万,其中“女多男少”的现象进一步加剧,每1000名女性仅对876名男性。

      【侨报综合报道】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1日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截至去年中香港人口达707万多人,较10年前上升5.4%,但人口持续老化,年龄中位数较10年前“老”5岁,升至41.7岁;男女失衡情况恶化,每1000名女性只有876名男性。统计处预期,未来人口老化情况加剧,香港面对很大挑战。

      综合中新社、中通社、香港《文汇报》及《成报》报道,去年夏季进行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香港人口首破700万大关,超过707万人,较2001年约671万人多出36万人,增幅达5.4%。其中逾685万人为“常住居民”。

      但香港“阴盛阳衰”的情况则继续扩大,去年整体每1000名女性只有876名男性,较10年前每千名女性有960名男性为低。

      “三高”制造“黄金剩女”

      在婚姻状况方面,去年香港20岁及以上男性及女性未结婚人口,分别为28.1%及25.4%,较10年前分别微升0.3及1个百分点。但男性及女性于适婚年龄组别(即20至49岁)从未结婚的百分比于2001年与2011年期间却显著增加,分别由39.3%及34.0%上升至46.8%及38.9%。”

      对于香港近年崛起的“黄金剩女”,摩登媒人公司缘来这么近总监陈小姐接受访问时分析,“就算女性是‘三高’(即年龄高、学历高和薪金高)也不会没人要,只要性格好,价值观不贪钱。但脾气差就一定不受男性欢迎!”她劝诫还想有人要的“剩女”,必须“收起自己的脾气”,做好自我情绪管理。

      人口老化情况加剧

      另外,今年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香港人口增长持续缓慢。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至2011年期间,每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6%。过去10年,人口老化问题继续显现,港人年龄中位数由2001年的36.7岁,升至2006年的39.6岁,并进一步升至2011年的41.7岁。

      统计处处长欧阳方丽丽表示,香港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续低水平,令香港人口持续老化,但相对其他经济体系,情况不算严重。

      惟统计处最新推算,至2039年香港人口中位岁数将达47.6岁;较早前该处亦已公布,2039年长者占人口比率会达28%,人口老化问题绝对不能忽视。

      工资增幅不及通胀

      在就业、收入方面,人口调查指出,香港去年劳动人口超过372万人,较2001年多出近29万人;但去年人口参与率仅59.7%,比2001年微跌1.7个百分点。而去年个人入息中位数达1.1万元,比2001年的1万元上升10%,但同期通胀增长12.5%,反映收入追不上通胀。至于家庭住户入息中位数,就由2001年的逾1.8万元增至去年的2.05万元,增幅9.5%。

      能说普通话人口急增

      人口调查结果亦发现,在过去10年,能说普通话的香港人口大增。在2011年,大约1.4%的人口以普通话为最常用的语言,较2001年的0.9%略高。不过,有约46.5%的人口报称能说普通话,与2001年比较大幅上升约13.2个百分点。

  • 22 Feb 2012 8:27 AM | Anonymous
    香港统计有707万居住人口 女多男少比率持续上升
    2012年02月21日17:06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以“居住人口”的定义编制的香港人口,于2011年6月底的数目为707万人。其中,686万人为常住居民,而21万人为流动居民。

    10年间,香港人口老了5岁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处长欧阳方丽丽2月21日在记者会上公布有关详情时表示,香港人口在过去十年持续老化,这是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续处于低水平所致。人口年龄中位数由2001年的36.7岁升至2006年的39.6岁,并进一步上升至2011年的41.7岁。

      性别比率则由2001年的每960名男性相对1000名女性,下跌至2011年的每876名男性相对1000名女性,撇除外籍家庭佣工后,相对应的性别比率分别为1012及939。

      至于婚姻状况,在二零一一年28.1%的二十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是从未结婚,较二零零一年的27.8%轻微上升。女性人口从未结婚的比例则由二零零一年的24.4% 上升至二零一一年的25.4%。

      在分析婚姻状况时,必须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尽管整体从未结婚的比例只有轻微的变动,但男性及女性于适婚年龄组别(即二十至四十九岁)从未结婚的百分比于2001年与2011年期间却显著增加,分别由39.3%及34.0%上升至46.8%及38.9%。不过,在最近五年这方面的增加却有所放缓。

      在香港人口中,约93.6%为华人。而在香港的非华裔人士中,则以印尼裔及菲律宾裔人士居多,各占人口的1.9%,大多数为外籍家庭佣工。

    近9成人口日常讲广州话,近半人口称能讲普通话

      广州话是家中最常用的语言,大约89.5%的五岁及以上人口在家中以广州话交谈。另外有6.3%的人口报称能说粤语。在2011年,大约1.4%的人口以普通话为最常用的语言,较二零零一年的0.9%略高。此外,尚有约46.5%的人口报称能说普通话,与二零零一年比较大幅上升约13.2个百分点。

      香港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曾接受中学或以上教育的十五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2001年的71.1%增加至2006年的74.6%,并进一步增加至2011年的77.3%。而曾修读专上教育的学位课程的人口比例,也由2001年的12.7% 显著增加至2006年的15.4%及2011年的18.0%。

      劳动人口数目由2001年的343.8万人增至2011年的372.7万人,这主要是由于人口数目增加及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转变所致。

    工作人口月收入中位数为1万1千元,比10年前增长10%

      在2011年,工作人口的每月主业收入中位数为港币11,000元,较十年前增加了10%。 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为港币20,500元,较十年前上升了9.6%。

      任职经理、行政人员、专业人员及辅助专业人员的工作人口比例由2001年的31.6%增加至2011年的约36.2%。相反,从事工艺及有关人员的比例,则由2001年的9.9%下降至2011年的7.4%。

      “进出口、批发及零售业”是香港最大的经济行业,从业员人数占工作人口约22.7%。“公共行政、教育、人类医疗保健及社工活动”则为第二大经济行业,从业员人数占工作人口14.5%。

    209万人住公屋,120万人住居屋

      3 64万人住在私人永久性房屋,住在公营租住房屋的有209万人,住在资助自置居所单位的则有120万人。在123万个拥有自置居所的家庭住户中,60.1%没有按揭供款或借贷还款需要支付。要支付按揭供款或借贷还款的住户每月付款中位数为7000元,而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与收入比率中位数为19.6%。居于自置私人永久性房屋的住户,他们每月付款的中位数及相对收入比率的中位数分别为8000元及20.0%。

      租户的月租中位数约为1600元,租金开支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是,有大部分租户是在公营租住房屋内居住。租住私人住宅单位(即多层住宅楼宇内的房屋单位)的住户在房屋的开支较高,其月租中位数为7500元,相对收入比率的中位数为25.7%。

      在过去十年,人口分布持续变动。十年前,港岛、九龙及新界的居住人口比例分别为19.9%、30.2%及49.8%,但现已改变为18.0%、29.8%及52.2%。

      欧阳方丽丽说,2011年人口普查中,有超过一半的住户是通过自行填报方式递交邮寄问卷或在网上完成电子问卷。链接

      中位数:不同于平均数,中位数指将调查所得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 

  • 22 Feb 2012 8:14 AM | Anonymous
    港人口普查顯示:老化速度加快

    【文匯網訊】據中新社報道,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1日公佈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數據顯示香港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年青人未婚比例急增,本地就業或在不久面臨青黃不接。專家分析稱香港將很快由「人口紅利」轉為「人口赤字」,大量雙非嬰兒將為港府的公共政策帶來「不確定性」。

     根據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數據,香港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由2001年的36.7歲快速上升至去年的41.7歲,預計未來幾年的香港人口將加速老化。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預計香港15-64歲的工作人口將在2011年底達到歷史頂峰的75.1%,並從2012年起下降,到2039年,適齡工作人口占比可能急降至6成左右。他認為香港享受幾十年的「人口紅利」將轉為「人口赤字」。

     雷鼎鳴表示,假設2039年勞動參與率仍維持在目前的60%,那麼真正工作的人口便只佔總人口的36.9%,即每一名工作人口除了養活自己外,尚要多養活1.71人,其中0.76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

     香港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迎來約20年的嬰兒出生潮,直至80年代跌穿世代更替水平。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羅智健認為出生率連續近30年低於可更替水準早已預示著人口老化的加劇;隨著65歲以上長者數量的快速增加,香港的就業市場將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除了就業壓力,政府必須投入更多的公共資源以滿足醫療、長期照顧等長者急需的產業。另外,香港推出強制性公積金(MPF)至今不足17年,當目前40-50歲的中年人面臨退休時,他們所儲蓄的養老金並不足以滿足退休生活的需求,亦須政府資助。

     此前,港府曾經希望內地赴港產子潮能延緩香港的人口老化。香港政務司司長林瑞麟1月在立法會辯論時強調應正面看待「雙非」嬰兒,稱這些嬰兒未來將為香港補充新鮮血液,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

     對此,羅智健認為大量「雙非」嬰兒的湧入對改善香港的人口結構幫助不大,並將為政府的公共政策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他表示,根據調查,「雙非」嬰兒在拿到香港身份後短期內並不在香港居住,因此目前的爭議主要集中於產房資源分配;但作為香港社會的一員,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時必須預留充分的資源,涉及教育、住房及公共服務。若「雙非」嬰兒屆時大批返港接受教育,則香港的公共資源面臨巨大的挑戰;若長期留在內地,則會造成政府公帑的浪費,可謂進退維谷。

     統計處最新調查顯示,「雙非」父母在香港生下嬰兒後,大多會返回內地,只有約1%的父母會將嬰兒留在香港由親友照顧;但同時,近六成的「雙非」家長表示,計劃讓子女在21歲前會返回香港讀書或就業。

    Source: http://news.wenweipo.com/2012/02/22/IN1202220031.htm

  • 22 Feb 2012 8:00 AM | Anonymous
    港人口老化加劇 適齡打工仔減
    2012-2-22

    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本港人口老化現象持續,年齡中位數升至四十一點七歲,預料至二○三九年將升至近四十八歲。有學者預計本港工作人口在○一年底達到歷史頂峰的百分之七十五點一,並從今年起下降,到二○三九年,適齡工作人口佔比可能急降至六成左右,香港享受幾十年的「人口紅利」將會轉為「人口赤字」。\本報記者 虢 書 李家祺

    統計處昨日公布最新人口數字,去年底本港人口臨時數字為七百一十萬三千七百人,按年增加五萬一千六百人。統計處於去年六至八月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於去年六月底香港人口約七百零七萬人,按年升百分之零點六,當中六百八十五萬九千為常住居民。

    年齡中位數10年增5歲

    過去十年本港人口持續老化,年齡中位數由十年前的三十六點七歲上升至四十一點七歲。統計處處長歐陽方麗麗指,是由於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續於低水平所致,二○一一年人口金字塔底部收窄、頂部擴闊,隨著現時年齡介乎五十五至六十四歲的戰後嬰兒繼續老化,金字塔頂部將進一步膨脹,預料到二○三九年,中位數將升至四十七點六歲。她又說,相對世界上其他經濟體,香港情況未算很嚴峻,但值得關注。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預計香港十五歲至六十四歲的工作人口在○一年底達到歷史頂峰的百分之七十五點一,並從今年起下降,到二○三九年,適齡工作人口佔比可能急降至六成左右。雷鼎鳴表示,假設二○三九年勞動參與率仍維持在百分之六十,那麼真正工作的人口便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九,即每一名工作人口除了養活自己外,尚要多養活一點七一個人,其中零點七六人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

    本次人口普查不包括「雙非」嬰兒,統計處認為他們對本港長遠人口結構有影響。數字顯示,去年在港出生的「雙非」嬰兒有三萬五千七百三十六人,統計處曾經調查發現,只有近百分之一的「雙非」嬰兒出生後會留港,但六成有意向在二十一歲前來港讀書或就業。

    能說普通話人口飆升

    另外,本港人口中,約九成四為華人,其餘以印尼裔及菲律賓裔居多。九成六五歲或以上人士能說廣州話,能說普通話比例由二○○一年底三成四,大幅升至四成八。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接受中學或以上教育的十五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升至逾七成七,當中曾修讀專上教育學位課程人口佔一成八,較十年前升近六個百分點。專上教育人口中,修讀商科課程比例最高,達三成三。

    Source: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12/02/22/images_0708-1453207.htm

  • 22 Feb 2012 7:30 AM | Anonymous

    收入難追通膨 香港貧富更懸殊 21萬家庭月入4000元以下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2-02-22  15:17 

    香港人口增加,去年中有 707 萬人,與 10 年前比較,上升 5.4% ,但貧富懸殊卻加劇。統計處昨 (21) 日公布 2011 年人口普查的簡要結果,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 20500 元 (港元,下同) ,較 10 年前升 9.6% ;其中,每月家庭總收入高於 10 萬元的住戶比例,由 2001 年的 3.3% 顯著增至去年的 4.7% ,達 11.1 萬戶;但月入 4000 元以下的住戶比例由 8% ,增至 9.1% ,達 21.4 萬戶。

    雖然市民整體入息有所增加,卻未能追上同期間 12.5% 的通脹率,統計處處長歐陽方麗麗承認個人實際收入在過去 10 年間出現輕微下降,但期間出現 SARS 等經濟逆轉事件,情況可以理解。

    香港《文匯報》報導,統計處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 6 月底的香港人口為 707 萬,年齡中位數則由 2001 年的 36.7 歲升至去年的 41.7 歲。統計處其後又補充,截至去年底的香港最新人口數字為 710.3 萬人,按年增長率為 0.7% 。歐陽方麗麗指出,香港人口在過去 10 年間持續老化,是由於出生率及死亡率持續處於低水平所致。

    調查發現,港人入息在過去10年間有增長,去年中,香港工作人口的月入中位數為 1.1 萬元,較 10 年前增加 10%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亦由 18710 元升至 20500 元,增幅為 9.6% 。但若仔細研究,可以發現月入高於 10 萬元的住戶由 2001 年的 6.6 萬升至去年的 11.1 萬,佔全港比例亦由 3.3% 顯著增至 4.7% ;家庭月入逾 3 萬元的比例,亦由 29.1% 大幅增至 34.9% ,達 82.5 萬戶。

    若按地區劃分,灣仔成為全港最富裕地區,勞動人口的入息中位數為 1.6 萬元,其次為中西區的 1.5 萬元。黃大仙、觀塘、葵青、元朗及北區的勞動人口入息中位數最低,只有 1 萬元,與深水及屯門區同樣低於全港中位數 1.1 萬元。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個人及家庭入息中位數未能追上物價,加上高收入群增加,容易激化內部矛盾。他解釋指,調查反映有半數人或家庭,過去 10 年的收入增幅實際上追不上平均物價增幅,意味著他們的生活水平出現實際下降;但同期間高收入群卻出現人數增加及收入增長可觀的情況,「可以見到貧富兩極化趨勢會慢慢形成,甚至長期化。」他認為,政府應制定長遠政策,防止因為貧富懸殊而引起社會動盪。

    Source: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222/KFILVN7030RK6.shtml?c=live

  • 22 Feb 2012 3:02 AM | Anonymous

    More unmarried people and childless couples in Hong Kong

    Last Updated: Wed, 22 Feb 2012 00:34:00 +1100

    Hong Kong has more women, more unmarried people, and more couples without children as it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age.

    The results of the 2011 census also show Hong Kong's the population has reached 7,071,576, while women continue to outnumber men as the sex ratio dropped from 960 males per 1,000 females in 2001 to 876 per 1,000 last year.

    Census and Statistics Commissioner Lily Ou-yang says the proportions of never married men and women in the prime
    marriageable age of 20 to 49 rose from 39.3 percent and 34 percent in 2001 to 46.8 percent and 38.9 percent in 2011,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proportion of domestic households that comprised a couple only increased from 13.2 percent in 2001 to 15 percent last 
    year.

    Ms Ou-yang says the composition of domestic households has changed along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marriage and other demographic trends.

    The median age in Hong Kong rose from 36.7 in 2001 to 41.7 in 2011, and the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age.





    Source:
  • 21 Feb 2012 7:08 AM | Anonymous
    香港人口超707萬 年齡中位數41.7歲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新聞網) 2012-02-21 19:27:02    
    中新社香港2月21日電(記者賈思玉梁今)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1日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11年6月底,香港人口為7071600人,其中6859400人為常住居民。人口年齡中位數由2001年的36.7歲升至2011年的41.7歲。

    統計處處長歐陽方麗麗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人口在過去10年持續老化,這是由於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續處於低水平所致。

    普查結果顯示香港“男少女多”的情況愈加明顯。按性別比率,2001年每960名男性相對1000名女性,而2011年降為每876名男性相對1000名女性。但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后相對應的性別比率分別為1012及939。

    至於婚姻狀況,在2011年28.1%的20歲及以上男性人口從未結婚,較2001年的27.8%輕微上升。女性人口從未結婚的比例則由2001年的24.4%上升至2011年的25.4%。

    香港人口中,約93.6%為華人。香港的非華裔人士中,以印尼裔及菲律賓裔人士居多,各占人口的1.9%,大多數為外籍家庭傭工。

    2011年,香港工作人口的每月主業收入中位數為11000元(港幣,下同),較2001年增加了10%。同期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也增長9.6%,至20500元。

    統計處指出,雖然勞動人口參與率由2001年的61.4%,降至2011年的59.7%,但勞動人口則由2001年的約343萬人增至2011年的約372萬人,這主要是由於人口數目增加及人口的年齡和性別結構轉變所致。

    統計處當天亦發表了截至2011年底的數字,當中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7103700人,與2010年底相比增長率為0.7%(完)

  • 21 Feb 2012 7:07 AM | Anonymous
    港統計處公布人口普查簡要結果
    2012-2-21

    【大公網訊】根據港2011年人口普查的結果,以「居住人口」的定義編製的香港人口,於2011年6月底的數目為7 071 576人。在「居住人口」中,6 859 341人為常住居民,而212 235人為流動居民。

    政府統計處處長歐陽方麗麗今日(21日)在記者會上公布有關詳情時表示,本港人口在過去十年持續老化,這是由於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續處於低水平所致。人口年齡中位數由2001年的36.7歲升至2006年的39.6歲,並進一步上升至2011年的41.7歲。

    性別比率低於1000水平,由2001年的每960名男性相對1000名女性,下跌至2011年的每876名男性相對1000名女性,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相對應的性別比率分別為1 012及939。

    至於婚姻狀況,在2011年28.1%的20歲及以上男性人口是從未結婚,較2001年的27.8%輕微上升。女性人口從未結婚的比例則由2001年的24.4%上升至2011年的25.4%。

    在本港人口中,約93.6%為華人。而在本港的非華裔人士中,則以印尼裔及菲律賓裔人士居多,各佔人口的1.9%,大多數為外籍家庭傭工。

    廣州話是家中最常用的語言,大約89.5%的五歲及以上人口在家中以廣州話交談。另外有6.3%的人口報稱能說這方言。在2011年,大約1.4%的人口以普通話為最常用的語言,較2001年的0.9%略高。此外,尚有約46.5%的人口報稱能說普通話,與2001年比較大幅上升約13.2個百分點。

    本港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曾接受中學或以上教育的十五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由2001年的71.1%增加至2006年的74.6%,並進一步增加至2011年的77.3%。而曾修讀專上教育的學位課程的人口比例,亦由2001年的12.7%顯著增加至2006年的15.4%及2011年的18.0%。

    雖然勞動人口參與率由2001年的61.4%,下降至2011年的59.7%,但勞動人口數目由2001年的3 437 992人增至2011年的3 727 407人,這主要是由於人口數目增加及人口的年齡和性別結構轉變所致。在2011年,工作人口的每月主業收入中位數為港幣11,000元,較十年前增加了10%。

    在過去十年間,家庭住戶數目由2 053 412個增加至2 368 796個,增幅為15.4%。由於家庭住戶數目比人口的增長快,所以平均每戶人數由3.1人下降至2.9人。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港幣20,500元,較十年前上升了9.6%。

    3 640 206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居於公營租住房屋的有2 092 638人,而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的則有1 205 391人。租戶的月租中位數約為1,600元,租金開支處於較低水平的原因是有大部分租戶是在公營租住房屋內居住。租住私人住宅單位(即多層住宅樓宇內的房屋單位)的住戶在房屋的開支較高,其月租中位數為7,500元,相對收入比率的中位數為25.7%。

    政府統計處稱,將於今年稍後陸續分批發表2011年人口普查的詳細結果。


  • 13 Feb 2012 3:51 AM | Anonymous
    內地香港跨境婚姻年均2.5萬宗 近年呈下降趨勢
    2012年02月13日 10:13 來源:人民網 

      隨著內地與香港間的往來日益頻密,出現大量跨境婚姻。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從2006年到2010年五年間,平均每年有近2.5萬宗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跨境婚姻。

      在跨境婚姻最高峰的2006年,共有3.4萬宗跨境婚姻,其中內地女嫁香港男2.8萬宗,內地男娶香港女則有6000多宗。到2010年,雖然數目有所下降,仍然有近1.7萬宗,其中內地女嫁香港男約1.35萬宗,內地男娶香港女則有3400多宗。

      有跨境婚姻家庭人士認為,雖然兩地間有不小的文化差異,比如有人喜歡泡酒吧,有人不喜歡,在家庭相處中也會因此而引發小衝突,但通過相互體諒和深入交流,就能化解矛盾,實現家庭幸福和諧。(記者 尹世昌)






  • 13 Feb 2012 3:46 AM | Anonymous
    香港“90後”擇偶首重開心 愛以短信溝通欠交流
    2012年02月13日 0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現今香港“90後”著重“玩樂主義”,連談戀愛也如是。
      有調查發現,84.2%受訪青少年表示,首要擇偶條件是“玩樂時能令我開心”,卻忽視兩性相處的問題,懶理性格是否配合。最令人咋舌的是,網吧竟成為新一代“拍拖聖地”,99.6%受訪者將在網吧各自上網當拍拖節目,62.8%及57.4%受訪者則以短信及傾電話傳情。

      學者表示,享受各自的玩樂世界及避免面談是典型“90後”的拍拖(戀愛)模式,但這種方式交流不足,無助建立互信,更會增加雙方猜疑,長遠不利關係發展。
      明愛賽馬會梨木樹青少年綜合服務於1月底至2月初,以問卷訪問546名15至25歲青少年,當中大部分為16歲至20歲的“90後”,以了解他們對戀愛、擇偶及婚姻的想法。結果發現,84.2%受訪者擇偶首要條件是“與我一起玩樂,使我開心”,其次則為“性恪溫順、細心”(79.3%)及“懂得遷就我,對我殷勤”(63.5%)。“90後”最常見的拍拖節目,按次序分別為,“落網吧”(99.6%)、“SMS(短信)”(62.8%)及“講電話”(57.4%)。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係教授倪钖欽表示,“90後”大多為中學生,把低消費的“落網吧”作為拍拖活動也無可厚非,惟網吧內男女雙方各自上網,甚少交談及互相了解,而傳短信及通電話亦欠缺面對面真情對話,反映現今青少年以電子媒介作為溝通仲介,未必能真正了解對方真實一面,無助加深感情。這類模式下發展的情侶,或較易出現誤解及磨擦。
      
        “90後”的結婚條件亦令人意外。調查發現,61.1%受訪者認為結婚最重要條件是“拍一套完美的婚紗照”,“有獨立居所”(60%)反而不及婚照重要。至於預期結婚年齡,男女差異大,最多女受訪者選擇“26歲至30歲”(58.4%)結婚,男生多選“31歲至35”(65.8%),甚至有65.2%男生認同不一定要結婚。

      現年18歲的楊偕明,小六首次拍拖,歷年“拖友”逾10名。她稱,年幼時拍拖只為“人有我有”,對象隨便找。她表示,身邊同學經常到網吧約會,但不少女生只為陪男方。她現時的男朋友為在職人士,會送她名牌手袋,更已計劃暑假一同去旅行,不過她坦言未視對方為結婚對象,“太長遠了,理想結婚年齡應約30歲”。




Call or Whatsapp/Wechat Us

Enquiry: (852) 6960-0003 (wechat), 5408-2087 (whatsapp)



Email:

contact@so-klose.com

soklose1@gmail.com

Address:

21/F., CMA Building, 64 Connaught Road Central, Hong Kong

Powered by Wild Apricot Membership Software